SLCP驗廠的核心是“合規性”與“真實性”,工廠需在日常管理中落實社會責任標準,而非僅為審核臨時整改。通過系統化的準備,不僅能通過審核,還能提升內部管理效率,增強客戶信任度。建議提前3-6個月啟動準備工作,尤其對首次驗廠或過往審核有遺留問題的工廠,更需重點排查高風險模塊。
(一)生產與生活區域安全優化
安全設施
消防通道暢通無阻(寬度≥1.2米),滅火器、應急燈、疏散指示標識齊全且在有效期內,逃生路線圖清晰張貼。
機器設備安全防護裝置(如防護罩、急停按鈕)完好,危險區域(如高壓電、化學品存放區)有警示標識。
生活條件
宿舍人均面積達標(如≥2.5平方米/人),通風、照明良好,衛生間、洗漱區清潔衛生;食堂餐飲衛生許可證、廚師健康證齊全,食材存放符合衛生標準。
(二)勞工權益現場核查
禁止使用童工或強迫勞動:現場抽查員工工牌、身份證,確保年齡≥16周歲(部分國家/地區要求≥18周歲),無強制加班、扣押證件等情況。
薪資透明:工資條需張貼公示或發放至員工手中,確保最低工資不低于當地法定標準,加班費計算正確(平日加班1.5倍、休息日2倍、法定節假日3倍)。
模擬審核與漏洞排查
內部自查或聘請第三方預審核
對照SLCP評估框架逐項檢查,重點關注高風險項(如工時超時、安全隱患),形成整改清單并限期解決。
模擬員工訪談(隨機抽取不同崗位員工),提前發現員工對政策理解的偏差(如是否清楚工資構成、是否知曉加班權利)。
整改跟蹤與閉環管理
對自查發現的問題制定“責任人+完成時間”的整改計劃,留存整改前后的對比照片或文件(如設備維修記錄、制度修訂版)。